课程名称 (中文/英文) |
电视媒体工作室 |
||
课程编码 |
10072436 |
课程类型 |
限选课 |
课程性质 |
选修 |
适用范围 |
21级新闻学 |
学时数 |
32 |
实验(上机)/实践学时 |
20 |
课外学时 |
0 |
学分数 |
2 |
先修课程 |
视听语言、影视后期制作、摄影基础 |
考核方式 |
考查 |
本课程属于理论为辅、实践为主的强实操性课程。在理论端课程涵盖了当下前沿的电视理论介绍、电视节目赏析,在实践端需要学生分组拍摄制作多档不同类别的电视节目。
本课程任务在于让学生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全流程,通过对不同节目的实践和操作,了解不同电视节目制作特色与节目偏好,引导学生打破定势思维,以多元、开放视角看待当下电视媒体的发展。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到电视节目工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,促使学生为切合自身兴趣的岗位精进技能。
二、本课程的教学目的、内容、基本要求、学时分配、课程 的重点、难点
(一)教学目的
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呈现出新态势,具体表现为节目形式多样化、内容精品化、品质优良化,但是就诸类电视节目本身而言,其节目策划、节目采写、节目编导、节目后期等流程是稳定不变的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优秀电视节目作品,开拓思路,进而以小组合作形式,在能力范围内,制作出多档电视节目。 学习中,学生还需要了解当下中国前沿电视节目的新特性,把握时代大动脉,掌握赏析电视节目的思路、框架、技巧等,并将这些理论知识融入到自己的作业实践中。
第一节 电视事业的今天
一、我国电视事业现状
二、电视面临的挑战
三、加强管理是事业发展的保证
第二节 电视节目概说
一、电视节目
二、电视节目类型
三、电视节目工作岗位
四、电视节目编导流程
第三节 电视节目计划管理的研究对象
一、节目总体计划
二、节目选题计划
三、节目制作计划
四、节目播出计划
本学期共八周,实践部分根据学生完成具体情况设置为2-3次平时作业,和1次期末作业。实践部分均为分小组的视频作业。
(四)学时分配(表)
教学内容 |
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|
|||||||
|
章 节 |
讲授 |
实验 |
案例讨论 |
习题 |
课外 |
其它 |
小计 |
1 |
《电视媒体工作室》课程引入 |
2 |
|
|
|
|
|
2 |
2 |
中国电视媒体前沿介绍 |
2 |
|
|
|
|
|
2 |
3 |
精品电视媒体节目赏析(1) |
|
|
2 |
|
|
|
2 |
4 |
精品电视媒体节目赏析(2) |
|
|
2 |
|
|
|
2 |
5 |
实践课:电视节目拍摄(前期) |
|
2 |
|
|
|
|
2 |
6 |
实践课:电视节目拍摄(后期) |
|
2 |
|
|
|
|
2 |
7 |
实践汇报与点评 |
|
|
2 |
|
|
|
2 |
8 |
实践汇报与点评 |
|
|
2 |
|
|
|
2 |
9 |
精品电视媒体节目赏析(3) |
|
|
2 |
|
|
|
2 |
10 |
精品电视媒体节目赏析(4) |
|
|
2 |
|
|
|
2 |
11 |
实践课:电视节目拍摄(前期) |
|
2 |
|
|
|
|
2 |
12 |
实践课:电视节目拍摄(后期) |
|
2 |
|
|
|
|
2 |
13 |
实践汇报与点评(3) |
|
|
2 |
|
|
|
2 |
14 |
实践汇报与点评(4) |
|
|
2 |
|
|
|
2 |
15 |
期末任务安排、选题汇报 |
2 |
|
|
|
|
|
2 |
16 |
期末回顾与课程总结 |
2 |
|
|
|
|
|
2 |
(五)重点、难点
1.了解中国电视节目的简要发展脉络。
2.了解中国当下电视节目的新特性。
3.掌握不同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。
4.学生分组,在规定时间内,独立完成不同类型电视节目的编导。
三、课程特色与教学方法
本课程特色在于引导学生对诸多优秀电视作品分析理解的基础上,在学校、个人能力的范围内,实践产出学生个人全程参与的电视节目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同类型电视节目的创作流程、方式、创意,将已经学过的技能用于实践。
教学方法:案例分析——学生汇报选题——老师反馈意见——电视节目制作——成品讨论。
教材:无指定教材
参考书:
制定单位:文学与传媒学院
制定日期:2023.2.2
执笔者:周韵淞、贾子昂、柳园
审定人:钟远